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2016年10月印发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国务院发布的《国务院关于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和2016年12月25日正式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指示精神,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》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。为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《中医药“一带一路”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,到2020年,基本形成中医药“一带一路”全方位合作新格局,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。
为促进中医药继承、发展与创新,提升中医药影响力,推动中医药标准化,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,更好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促进民心相通,为增进沿线各国人民健康福祉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。让世界了解中医药,让中医药走向世界。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培训部依据本会特点和特长,结合各地民族医药宝库和专家,以京族等民族为主的越南,傣族等民族为主的泰国,佬族等民族为主的老挝,以缅族羌族和掸族傣族等民族为主的缅甸,柬埔寨等国家地区,积极开展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一带一路建设,立足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实施。活动通过学术研讨、医药展览、教育培训,科普讲座、健康咨询等形式推广中医知识。待经验成熟后逐步在包括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开展。
我国正在从中医药的国际化产业合作、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以及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多路推进,加快中医药“一带一路”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形成。通过康复医疗服务、教育培训、中医药文化旅游等活动,服务当地民众,树立中医药品牌,推动中医药在波兰及周边国家的传播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医药在“走出去”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。由于风俗习惯,法律规章等各方面的差异,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。与会专家表示,中医药要“走出去”,还要“走进去”,最终实现本地化发展,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好跨文化交流、教育互动、标准衔接以及技术性规范等多重问题。
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文明、共享“一带一路”健康。搭乘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快车,浙江医务工作者正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国传播中医药,并整合东西方医学优势以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。“一带一路”让中医走向更远方,也走得更自信。
截至2018年,我国已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7个海外中医药中心,为沿线国家和民众提供了物美价廉、疗效好的医疗产品和服务,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药企对医疗市场的垄断,并成为增进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友谊,助推民心相通最好的“黏合剂”。我国已成为WHO和ISO传统医学技术合作中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,在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速纵深,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另外,中医药也是我国加强与世界沟通合作的重要纽带。我们应该看到中医药国际化的多元价值。近年来,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了中医。这是基于中医药不仅能够给人类带来健康福祉,在科技、经济、环境、文化等领域都有独到的价值。
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,在几千年的防病治病实践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扬与传播。中医药学还是国际文明对话的窗口。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,不但没有被淹没,而且其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不断发展,中医文化再次走出国门,弘扬中医文化到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,践行“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、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”的指导思想。